低的食物

按镁含量从低到高排序

排名 食物名称 别名 每100克含量(毫克) 得分
1 发芽豆 1 2
2 竹笋 1 2
3 祝光苹果 1 2
4 西瓜子仁 1 2
5 二锅头 1 2
6 牛油 1 2
7 羊油 1 2
8 猪油 1 2
9 胡麻油 1 2
10 棉籽油 1 2
11 色拉油 1 2
12 可口可乐 1 2
13 沙棘果汁 1 2
14 蔓越莓汁鸡尾酒 蔓越莓汁鸡尾酒,瓶装(U) 1 2
15 茶(绿色) 饮料,茶,绿色,酿造,规则(U) 1 2
16 雪碧 饮料,碳酸饮料,雪碧,柠檬酸橙,不含咖啡因(U) 1 2
17 藕粉 2 3
18 绿豆饼 2 3
19 豆沙 2 3
20 蒌蒿 芦蒿、水艾、香艾、水蒿、藜蒿、泥蒿、蒿苔、龙艾 2 3
21 金元帅苹果 2 3
22 巴梨 2 3
23 南瓜子仁 2 3
24 猪肉(肥) 2 3
25 牛大肠 牛肠、牛肥肠 2 3
26 羊血 2 3
27 奶油 2 3
28 牛油(白脱) 2 3
29 酥油 2 3
30 赤眼鳟 金目鱼 2 3
31 螯虾 2 3
32 茶油 2 3
33 花生油 2 3
34 精盐 2 3
35 橘子汁 桔子汁 2 3
36 喜乐 2 3
37 冰糖 2 3
38 蔓越莓酱(罐头) 蔓越莓酱,罐头,加糖(U) 2 3
39 茶(速溶、用水制备) 饮料,茶,速溶,不加糖,用水制备(U) 2 3
40 樱桃香草布丁(初级) 婴儿食品,甜点,樱桃香草布丁,初级(U) 2 3
41 蔓越莓汁鸡尾酒(冷冻浓缩物) 蔓越莓汁鸡尾酒,冷冻浓缩物,用水制备(U) 2 3
42 火鸡肉汁(罐装) 肉汁,火鸡,罐装,随时可供使用(U) 2 3
43 蓝莓(冷冻) 蓝莓,冷冻,加糖(U) 2 3
44 鸡精(用水配制) 汤,鸡汤或高汤,干燥,用水配制(U)、鸡精、鸡粉 2 3
45 蛋黄酱 沙拉酱,蛋黄酱,浅色(U)、美乃滋 2 3
46 蜂蜜 蜂蜜(U)、蜂糖 2 3
47 黄油(不加盐) 黄油,不加盐(U) 2 3
48 黄油(加盐) 黄油,加盐(U) 2 3
49 海蜇(干、腌) 海蜇、干、腌(U)、水母 2 3
50 莼菜 花案菜 3 5
51 红香蕉苹果 3 5
52 红星苹果 3 5
53 黄元帅苹果 3 5
54 香玉苹果 3 5
55 早桃 早桃(黄) 3 5
56 磨盘柿 3 5
57 猪耳 3 5
58 腊肉(培根) 3 5
59 猪蹄(熟) 3 5
60 鸭掌 3 5
61 白葡萄酒 3 5
62 菜籽油 3 5
63 豆油 3 5
64 玉米油 3 5
65 芝麻油(香油) 3 5
66 白砂糖 3 5
67 醪糟 3 5
68 苹果酱(罐头、不加糖) 苹果酱,罐头,不加糖,不添加抗坏血酸(U) 3 5
69 咖啡(酿造、用水制备) 饮料,咖啡,酿造,用自来水制备(U) 3 5
70 茶(黑色) 饮料,茶,黑色,酿造,用自来水制备(U) 3 5
71 茶(黑色) 饮料,茶,黑色,酿造,用自来水制备,不含咖啡因(U) 3 5
72 苹果和蓝莓(初级) 婴儿食品,水果,苹果和蓝莓,初级(U) 3 5
73 苹果酱(婴儿食品) 婴儿食品,水果,苹果酱,过滤(U) 3 5
74 苹果汁(婴儿食品) 婴儿食品,果汁,苹果(U) 3 5
75 苹果酱(罐头、加糖) 苹果酱,罐头,加糖,不加盐(U) 3 5
76 苹果酱(罐头、加糖) 苹果酱,罐头,加糖,加盐(U) 3 5
77 苹果酱(罐头、不加糖) 苹果酱,罐头,不加糖,添加抗坏血酸(U) 3 5
78 苹果(罐头) 苹果,罐装,加糖,切片,沥干,加热(U) 3 5
79 苹果(干燥) 苹果,干燥,硫化,炖煮,加糖(U) 3 5
80 葛根粉 葛根粉(U)、葛粉 3 5
81 竹笋(熟) 竹笋,熟,煮,沥干,不加盐(U) 3 5
82 竹笋(熟) 竹笋,熟,煮,沥干,加盐(U) 3 5
83 竹笋 竹笋,未加工(U) 3 5
84 果味饮料(低卡路里) 饮料,果味饮料,干粉状混合物,低卡路里,含阿斯巴甜(U) 3 5
85 豌豆淀粉 4 6
86 豌豆粉丝 南星粉 4 6
87 苹果 苹果(均值) 4 6
88 青香蕉苹果 4 6
89 高山白桃 4 6
90 晚桃 晚桃(黄) 4 6
91 玫瑰香葡萄 4 6
92 四川红橘 4 6
93 柚子 文旦 4 6
94 猪蹄筋 4 6
95 鸡血 4 6
96 葵花籽油 葵花子油 4 6
97 草莓酱 4 6
98 菠萝豆 4 6
99 甘蔗汁 4 6
100 乌梅汁 4 6

若食物的该含量为空值或零则不显示该食物。

默认每一种营养成分在所有食物中的最高含量设定为1000分,每种食物中各营养成分的得分据此产生。但若某营养成分的最高含量超过人体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两倍,则将该营养成分人体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两倍设定为1000分。每种营养成分的人体每日推荐摄入量来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、国际膳食能量咨询组,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。